主页 > 生活杂谈 > 正文

天下兴亡下一句 天下兴亡是谁提出来的

2024-05-06 23:40:12 点击:0
天下兴亡下一句 天下兴亡是谁提出来的

天下兴亡下一句 天下兴亡是谁提出来的

天下兴亡下一句?是匹夫有责的。关于天下兴亡下一句以及天下兴亡的下句,天下兴亡的下一句话,天下兴亡的下句是什么,天下兴亡下一句是什么顾炎武,天下兴亡下一句匹夫有责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知识答案:

天下兴亡是谁提出来的

天下兴亡是顾炎武提出来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清朝初年著名儒者顾炎武的社会主张。意思是说,民族的存亡,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当时明朝已经灭亡,随后是清朝建立。顾炎武认为,“亡国”指的是改朝换代。是一个封建统治集团代替另一个封建统治集团的问题。而“亡天下”则是指民族、文化的沦亡,是关系到整个民族命运的大问题。

“保国”与“保天下”不同,“保国”即保卫旧的封建王朝。“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一般人不必关心。

“保天下”即保卫本民族及其文化,则是每个人应有的责任。这就是“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的著名论点。梁启超把他这种爱国思想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个大字。

天下兴亡下一句

是匹夫有责的。

天下兴亡的下一句是匹夫有责,意思是天下苍生的兴盛与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句话最早出现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的概念,原文为: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出处原文

《日知录·正始》

顾炎武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赏析

当年,顾炎武的《日知录》卷十三《正始》篇中有如下一段话:"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据刘洁修考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认为按照语言发展运用的实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语意本于顾炎武,而八字成文的语型则出自梁启超。

有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故事

陈天华遥寄血书

革命家陈天华,在日本留学时,听到沙俄军队侵占满洲,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又要同沙俄私订丧权辱国条约的消息后,他悲愤欲绝,立即在留学生中召开拒俄大会,组织拒俄义勇军,准备回国参战。

回到宿舍后,咬破自己手指,以血指书写救国血书,在血书里陈述亡国的悲惨,当亡国奴的辛酸,鼓舞同胞起来战斗……他一连写了几十张,终因流血过多而晕倒。

可嘴里还在不停地咸:救国!救国!别人把他救醒后,他坚持把血书一份一份装入信封,从万里迢迢的日本寄回国内。

读到的人无不感动。

文天祥宁死不屈

至元十九年(1282),福建有一僧人说土星冒犯帝坐星,怀疑有变乱,不久,中山有一狂人自称宋主,有兵千人,想救出文天祥。

京城也有未署名的书信,说某日火烧蓑城苇,率领两侧翼的士兵作乱,丞相就没有忧虑了。

当时大盗刚刚暗杀了元朝左丞相阿合马,于是命令撤除城苇,迁徙瀛国公及宋宗室到开平。

元朝廷怀疑信上说的丞相就是文天祥。

元廷召见文天祥告谕说:你有什么愿望?文天祥回答说:天祥深受宋朝的恩德,身为宰相,哪能侍奉二姓,愿赐我一死就满足了。

然而忽必烈还不忍心,急忙挥手要他退去。

有的说应该答应文天祥的要求,诏令可以。

不一会儿又下诏加以阻止,文天祥已死了。

文天祥临上刑场时特别从容不迫。

对狱中吏卒说:我的事完了。

向南跪拜后被处死。

几天以后,他的妻子欧阳氏收拾他的尸体,面部如活的一样,终年四十七岁。

他的衣服中有赞文说:孔子说成仁,孟子说取义,只有忠义至尽,仁也就做到了。

读圣贤的书,所学习的是什么呢?自今以后,可算是问心无愧了。

邓世昌黄海海战

1894年(光绪二十年)邓世昌常曰:人谁不死,但愿死得其所尔。

9月17日在黄海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后在日舰围攻下。

致远多处受伤全舰燃起大火,船身倾斜。

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

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右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

倭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不幸一发炮弹击中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

管内鱼雷发生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

邓世昌坠落海中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

所养的爱犬太阳亦游至其旁,口衔其臂以救,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亦同沉没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天下兴亡的下一句是什么

下一句是匹夫有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最早是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提出的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

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以八字成文的语型,出自梁启超。

意为国家之事的兴亡,保护国家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文武大臣的职责,与普通百姓无关;而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扩展资料:

相关故事

顾炎武出身乡宦,自小读书,十四岁参加复社活动。

复社是一个图谋革新的社团,成员大多是爱国的知识分子。

清兵南下时,顾炎武参加了抗清斗争,同昆山知县杨永言等人一道据守昆山。

城破,顾炎武的两个弟弟被清兵杀死,继母王氏也绝食自杀。

此后,他以商人身份暗中活动,联络抗清力量。

后被官府追捕,逃离江南,前往山东。

在北方的二十多年里坚持反清。

五十岁后,顾炎武撰写了《日知录》。

他在书中说:即使是一位普通的人,对国家的兴亡也是应该负有责任的。

直到69岁去世,他都始终坚守民族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