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佛教(详解) 《如何正确理解佛教》(二
正确认识佛教(详解) 《如何正确理解佛教》(二
现在很多人对佛教的认识都是一知半解,大多都停留在烧香拜佛的阶段,其实佛教有很多知识以及道理,如果我们能够对佛教有个清晰的认知,那么对我们的人生都会非常有帮助,因此下面就来简单的说一些佛教相关的内容以供大家学习吧。
佛字本身就代表着觉悟的意思,即从生命中破除迷茫获得觉悟成佛。在佛教之中,佛和众生的差别很大,这不仅仅是迷和悟的差别。有人认为迷者为众生,觉者为佛。因此佛法就是觉悟之法、觉者之法。很多书中都说到如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的创始人是某某,一般也都说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但实际上,将佛法理解为释迦牟尼开创之法,以释迦牟尼为佛法的源头,在理论上是讲不通的。
在大乘佛教眼中,世间就是一粒沙尘,而沙尘满地都是,所以众生也如同沙尘一般,非常渺小,当然佛菩萨也是如此,即世界无量、众生无量、佛无量。从总体上来说,世间的成、住、毁、空无始无终,众生的生死轮回无始无终,佛与佛法的存在也是无始无终。这就如同鸡和鸡蛋的道理是一样的。从逻辑上来说,没有第一个佛,也没有第一次创始的佛法。因为佛从法中生,如果没有佛法,佛从何而来?反过来说,如果没有佛,法由谁说?没有佛就没有佛法。
佛是按照佛所说法修行成佛,佛在成佛之前就有佛法;同时,佛法又是由佛来宣说。因此,法不是佛创造的,佛只是揭示、解释了宇宙人生的客观规律。佛有无数,在我们所处的这一贤劫时期,先后要出现一千个佛,释迦牟尼是第四位佛,之前曾有灭事佛、金寂佛、迦叶佛三佛住世,未来佛弥勒佛是第五位佛。因此,释迦佛不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佛所说法,是承继了先佛所说法。
阅读推荐:放生能明白的道理放生就是放死?如何放生,放生的具体方法
如何正确理解佛教1(果卿居士
我们要了解什么是佛教,那我们不妨从“佛教”这二个字来看。佛教,什么是佛教呢?我们说佛教就是佛陀的教导。那么佛陀又是谁呢?
一般人所知道的佛陀,其实可能都仅止于把他视为是跟世间的圣贤,或者是一个伟大的神明,或者把他比拟为是像基督教、天主教的上帝一样。可是我们深知了佛教的这些菩萨弟子们,往往我们所知道的佛陀的伟大,是远超过众生所能够想像的。比方说,我们所感受到的佛陀,第一个是:佛陀是大智跟大能。比方说,佛陀在成佛的时候,发起的各式各样的智慧,像比方说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那这一些的智慧,使得佛陀因著这个智慧,也具有了无比的能力。所以,佛陀对于每一个众生,他的宿命如何,他的业报是什么,他的因缘是怎么样,他的根器是如何,往往都是完全的掌握的;也因此,佛陀对于每一个众生的教化,都是会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为这个众生作最好的安排;甚至由于完全平等的关系,佛陀也不会对哪一个众生有特别的排斥,反而是每一个众生都一视同仁的,一样都会帮助他,希望他能够在学佛的道路上能够走得很顺。所以,这一些的智慧跟能力,我们在这里没有办法短时间内说得尽的。
不过,佛陀即使有大智慧跟大能力,但佛陀跟我们说的一神教的上帝有一些根本上的不一样。比方说,佛陀不能够赐给哪一个众生解脱,这个跟一神教里面所有人将来所受的一切都是上帝的赐与,有根本性的差异。在这一点上面,佛陀更像是众生的导师,像是众生伟大的导师;因为佛陀他的地位就是要牵引众生、教导众生,让众生能够自己学习著解脱,并且终有一天自己迈向成佛;所以,佛陀不能够直接赐给我们解脱。同样的,因为对众生一律平等的关系,所以佛陀也不会选择判定,谁应该上天堂,谁应该下地狱;在真实的佛教的世界观里面,会上天堂或者下地狱,完完全全都是我们自作自受。那佛陀所作的,往往都是在悲愍众生不知道未来会如何走的状况之下,尽量想办法,按照我们所能理解的方式教导我们,让我们能够避免下到三恶道,比方说是避免下地狱。当然,如果我们因为福德很大上了天堂,佛陀也替我们高兴;但是佛陀也会告诉我们,天堂毕竟不是久居之地。这一些的状况,是跟一神教的上帝有很大很大的差别。所以,如果要光是就这些来讲的话,我们说佛陀的伟大跟独特,可以说在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一切的神明,或者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一切救世主、上帝等等,都完全的不一样。
并且,佛陀也不像是现在有一些人讲的,有一些人认为佛陀只不过是历史上的一个伟人,他在两千五百年之前诞生,后来出来弘法之后,然后八十几年之后就入于涅槃了,就圆寂了;但实际上,佛也不像这些人所想的,只是一个平凡的世间的圣贤而已。实际上,佛陀的报身现在还常住色究竟天,继续的利乐十方的地上菩萨;佛陀的报身也是常常会在诸界现身,来利益十方的有情众生,所以这个也是跟一般人所看的不太一样。
再过来,我们也顺便要提醒大家,按照佛陀的开示的话,下一尊成佛的即将就是弥勒佛。所以,从我们知道现在我们的释迦牟尼佛之外,下一尊佛就只会是弥勒佛;从释迦牟尼佛到弥勒佛之间,按照正确的佛经解释,中间是没有任何——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是没有任何一尊佛会出现的。所以各位观众,如果您在外面经常听到有许多人号称他已经“成佛”的话,建议您要回头来比对佛经,去看看说这个是不是一个妄语的状况。
讲完佛陀之后,我们再来看看佛陀的教导。我们刚才说到,佛陀就是众生的导师,所以佛陀的教法就是所谓的佛法。那么这个教导的内容是什么呢?我们可以说基础来讲——佛陀教给大家的基础,比方说,什么是正确的因果观,我们应该怎么样看待这些因果关系;或者我们应该怎么做,怎么做才能保得住人身;或者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够有很大的福报,这个是关于五戒十善的一些事情,这是基础。另外,佛陀也教给我们怎么解脱。那当然解脱呢,我们首先要认识什么是烦恼,知道真正烦恼的来源跟它的关键之后,我们才能够进一步的,谈如何减轻烦恼,如何消除烦恼。这个是关于让众生可以自己修行,自己来解脱的部分。那么再上一层的话,佛陀还教给大家怎么样叫作菩提。菩提两个字,给大家一个最直接最直接的解释就是:菩提就是我们在《心经》里面所看到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每一个人本来就具有的清净本心。佛陀在这一方面也教导大家,怎么样才能够找到清净的本心,又怎么样才能够真正的见到佛性,明心见性之后才能够让我们真正的于诸法得自在。所以佛陀的教导,大致上我们可以说,就是包含了以上的这些内容。
但是这一些以上的内容,我们是不是很容易在外面,听到外面的说法,就很容易去判断它到底是不是佛教呢?比方说在佛教里面,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名词,比方说“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或者我们也常常听到一些人会引用《心经》上面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当我们听到这些名词的时候,没有错,这一些都是佛教里面的名词;但是这些名词,是不是真的代表它是佛教呢,恐怕还是需要进一步的深思。因为名词就仅仅是名词而已,我们要知道它是不是代表佛教,还要进去看看,它里面的道理到底是什么。
那为了要帮大家更进一步的厘清什么是佛教呢,我们不妨以佛在当年,佛在最后要入涅槃的时候,给弟子们的训示,我们从这里切入。佛陀给弟子们的训示有两句话:一个是以戒为师;一个是以法为师。一个是戒,一个是法。
从以戒为师来看,我们就提醒大家,因为佛戒——不管是声闻戒或是菩萨戒,佛所制定的戒法本身就是完全清净的戒法;所以,以戒为师这句话,实际上我们就可以了解到,佛陀一定不希望我们接近任何的怪力乱神的事情;因为,即便是在佛陀在世的时候,也是严禁弟子在不当的场合任意展现神通。所以,各位观众,如果您碰到了有任何怪力乱神的现象,或者您知道有哪些道场有怪力乱神的这些事件的时候,建议您应该要尽速远离,因为那多半不是佛教。
另外一点,以戒为师所衍生出来就是:绝对不会有任何地方,违背我们的道德伦常。所以这个部分请大家也要特别注意,因为我们在许多的社会新闻上面,都看到有许多个这些事件是假借宗教的名义,然后去侵害了妇女们;这些状况它之所以会存在,就是因为大家认为宗教的力量,可以凌驾于道德伦常。这个部分我们如果从以戒为师的立场来看的话,可以看得很清楚,只要是佛教,绝对不会有任何地方违背道德伦常。
第三个,我们要跟大家说的是行善。行善这件事情,是因为大家都觉得,行善好像所有的宗教都是一样的。没有错,行善是我们本来应该做的,佛教徒也是如此,但行善绝对不是代表佛教。为什么呢?简单的我们来看看,佛在世的时候说法了四十九年,那这些说法,请大家回去看看佛教的经典,有哪些部分在教人行善呢?有的,可是在教人行善的经典,只占了全部经典的一部分而已;所以,佛陀整个的说法,绝对不是全部都教人行善。这就表示著,我们光是行善并不代表他真正传承了佛陀所教的教义。另外,从菩萨六度来看,菩萨六度里面的话,布施也只不过是六度里面的其中一度而已,其他还有五个项目需要好好的去修学。所以,从此就可以看到,行善本来就是我们所该做的,但行善是不足以完全代表佛教的教义。
接下来,以法为师。我们就要跟各位提到是,我们希望大家以智慧为先,以智慧为先,依法不依人。也就是,今天不管您所亲近的师父,不管他的名声有多大,或者您对他有多么尊敬,但是您对他的说法,仍然是要回归佛经来判断:他说的法,有没有哪里违背了《金刚经》,有没有哪里违背了《心经》,或者甚至有哪里跟《阿含经》不符合的。这个是我们提出,希望大家要依法不依人。至于说我们刚刚提到的经典的部分呢,的确,因为经典是从佛世以来到今天,这么长久的时光里面,我们可以依循的部分;但是不可避免的就是说,经典里面随著时间传承的久远,也不能避免的会混入一些,它的义理可能不太正确的部分。所以,我们给大家的建议就是说,大家所熟知的阿含部的经典、般若的经典或是唯识的经典,包含《法华经》、《华严经》这类型的经典,都是所谓的正信的经典。但是,这里我们没有时间跟大家详细说明,但是希望大家先远离密教部的经典;那密教部的经典,如果各位要修习要阅读的话,只有一部《楞严经》可以看,密教部的经典只有一部《楞严经》可以看!我们如果说能够依佛的经典,来作为判断的依止的话,那么不管上师有多大的名气,或者我们跟上师有多深的情分,其实我们如果为自己的法身慧命著想的话,还是要回归佛说的经典,要对上师所说的法要一一来检视。
最后要跟大家讲,佛陀的全部的佛法,可以划归为解脱道跟佛菩提道。简单跟大家说,解脱道就是教大家如何对治烦恼,佛菩提道就是教大家如何开悟——明心见性,然后于诸法能够真正得到自在。
最后跟大家分享,前人梁启超曾经在《学问之趣味》一文说,他说在寒冬里面晒太阳的滋味非常的舒服,但是“太阳虽好,总要诸君亲自去晒,旁人却替你晒不来”;这就是所谓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们学佛过来的人,我们都知道,学佛对我们的人生真的帮助太大了;甚至不只是对这一世的人生,对于我们往后都会帮助很大,我们有深深的体会。也在这里希望,能够透过简短的录影内容,把佛法的美好介绍给大家,希望大家一同来学佛。
以上是摘录于三乘菩提学佛释疑第一集何谓佛教?正纬老师主讲的部分内容
-
- 带日落和橘的网名女
-
2024-09-15
-
- 带晴天字的网名
-
2024-09-15
-
- 带气质两字的网名大全
-
2024-09-15
-
- 带年少有为的网名
-
2024-09-15
-
- 带奶瓶的四字网名
-
2024-09-15
-
- 带猫字的涵义网名女
-
2024-09-15
-
- 带满寓意的网名女生
-
2024-09-15
-
- 赞美母爱伟大亲情可贵的句子通用(40条)
-
2024-09-09
-
- 祝老公生日快乐的句子42条
-
2024-09-09
-
- 描写天气炎热句子
-
2024-09-09
-
- 比喻飞雪的句子
-
2024-09-09
-
- 高中优美句子摘抄
-
2024-09-09
-
- 句子大全
-
2024-09-09
-
- 表达一生只爱一人温暖人心的句子(60条)
-
2024-09-09
-
- 人生如初见的经典句子 形容初见的美好的句子
-
2024-09-09
-
- 琼瑶经典句子
-
2024-09-09
-
- 描述冬雨的句子
-
2024-09-09
-
- 表达母爱伟大的句子精选
-
2024-09-09
-
- 赞美自然的句子
-
2024-09-09
-
- 一年级描写春天的句子 短句
-
2024-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