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生活杂谈 > 正文

腊月二十三吃什么 - 腊月二十三二十四吃什么

2024-09-09 17:02:25 点击:0
腊月二十三吃什么 - 腊月二十三二十四吃什么

腊月二十三吃什么 - 腊月二十三二十四吃什么

今天16时30分,我们迎来24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大寒; 大寒到顶端,日后天渐暖。过了大寒,下个节气就是立春!让我们保持好的心态,迎着朝霞和喜悦的心情,喜迎除夕过大年——春节!

(朱长云书法:大寒)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4节气之24:大寒与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2006年05月20日二十四节气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4节气是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我国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0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项目)。香港特别行政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列入民俗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史记)!

——火的引用改变了人类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状况,熟食是人类走向现代文明社会的分水岭!

——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是人类文明饮食健康的宝库,建议设立中国食文化学!

一、中国饮食文化和中国食文化学

中国烹饪是中国对人类饮食生产的巨大贡献,中国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在中国,烹饪一词出现在战国至秦汉间成书的《易传》对鼎卦的解释中,以木巽火,烹饪也。 大意是在鼎下,架起木柴,通风起火;煮熟或烧烤食物至熟用。所以,烹饪的原始意义就是煮熟(烧烤)食物。烹饪一词出现在战国秦汉时期,并不意味着烹饪这一事物也出现在战国或秦汉间。因为,在古史传说中发明钻木取火、教民熟食的的燧人氏距战国时期至少也有数千年的时间,但实际上中国先民用火的历史更早,开始于距今五六十万年的北京猿人时代。 《易经》之后的文献中,曾用烹调、料理概括并代用词;到了近代,大家才更加广泛使用烹饪一词,经社会的不断使用和认同,才确认下来;并使用至今。同时,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现在的烹饪和烹调二词研究分野的十分明确了,烹饪覆盖烹调,烹调是烹饪的组成部分;现代的烹调一词已经引申指制作食品的技术方法,称之为烹饪工艺。 广义的烹饪文化不仅包括食品生产的文化——烹调文化,也包括食品消费的文化——饮食文化。烹饪文化就是人类社会食品生产与消费中所包括的物质与精神现象及其联系的总和 中国烹饪来自于实践,同时,接受时间的检验。相信,中国烹饪在新的时代一定会为人类的健康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烹饪文化是在人类从茹毛饮血到火的引用发展的熟食阶段的过程,食文化是人类文明饮食发展的升华,从田头(源头)到嘴头(营养)的科学发展过程;是一个为人类健康发展的整体食物链。既包括原材料的选育和种植与收割到运输过程和初级加工原料,同时,又包括食品的加工工艺过程和半成品及成品的整个形成过程;又包括食用前和食用过程中及食用后的具体体现。 所以说,设立中国食文化学科是必要的,也是人类健康发展的需要;更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必然需求。

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指出:烹调亦艺美术之一道也。烹调之术本于文明而生,非深孕乎文明之种族,则辩味不精;辩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中国烹调之妙,亦足以表明进化之深也……

(朱长云书法:民以食为天 中国人吃中国粮最安全)

二、民以食为天

中国人民以民以食为天为理论依据,中国重食思想和重养传统文化理念发展至今,其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的传统文化精髓始终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健康的发展方向!

中国古代根据气候对一年进行的节令划分。即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同时,又有传统的节假日比如除夕节、春节(除夕节和农历新年正月初一);2,清明节(寒食节);3,端午节(五月初五);4,七夕节(七月初七团圆节);5中秋节(八月十五,又称祭月节);6,重阳节(九月初九);7、冬至节(冬至大如年,民俗记忆和书刊都有记载)等; 以上节假日的食品多种多样食品丰富;1、春节:食品丰富;必吃的饺子; 2清明节:祭祀春游,青团(江南食品),薄饼(团聚);鸡蛋(秦代此时禁火,提前煮鸡蛋备用);艾饭(客家清明节期间食用,一年不生病); 3、端午节:包粽子(南北方有不同的品种),包饺子; 4、七夕节;团聚的日子,饺子等; 5、中秋节:食品丰富,月饼;包饺子; 6、重阳节:登高赏月(重阳糕吃两种糕:花糕、栗子糕);菊花酒;吃饺子;7、建议增加——冬至节和除夕节:冬至大如年,吃饺子(冻不着、不冻耳朵),元宵;除夕节,丰富的食品; 南北方具有差异性,北方过节始终没有离开饺子食品。还有民族特点。河南信阳以及周口、南阳等地喜欢吃水饺、扁食等。

三、开发中国传统文化的节庆;1、人物(如老子);2、年月(二月二,龙抬头)、除夕节;3、节气(秦朝已始秋分节)等;

1、人物:如老子;老子纪念日;中国传统文化——道教的鼻祖;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理论;时至今日仍为传统文化传承的要素和精髓。

2、时令:二月二龙抬头;龙——中华民族的象征;图腾,腾飞!目前,北方有吃饺子和吃薄饼的风俗;寓意团团圆圆;

3、秋分:曾经是祭月节;2018年经国务院同意设立将秋分节日为中国农民丰收节;目前,以文艺演出和有关赛事为主;

4.春耕节,(一亩三分地、先农坛);可追溯到西周;明清帝王达到鼎盛时期。

四、设立北京纪念日和北京城建城纪念日

北京——人类文明的圣殿——北京,文明纪念日 !同时,可以根据中华民族发展史的独特性,整理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和具有一定纪念意义的事件以及具有影响力的节气为文明节日。 北京纪念日和北京城建城纪念日!发现北京人和火的发现及引用;熟食的开始等等。北京,人类文明之源!

北京故宫历史最悠久(世界五大宫:法国的凡尔赛1624年;白金汉宫1703年,1761改为英王三世的私人寝室;克里姆林宫1320年修建;美国白宫1797年修建); 北京的故宫历史悠久,是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的故宫可以追溯到公元1179年兴建的金大宁宫,甚至还可以追溯到公元1000年前后的辽朝萧太后在琼华岛上建造的宫殿。) 1,全部宫殿区的建设,北京故宫(紫禁城)是1420年,具有世界历史最悠久的故宫。时间早、面积大! 2,在先秦蓟城故址(广安门南)上一步一步发展起来,位于辽南京和金中都城的中心位置发现先秦遗物等等! 3, 北京城的起源即生日,历史学也称为未来学; 蓟城的发现,(水经注) 是有记载的; 已经具有3200年的悠久历史!(1995年北京市隆重举办纪念北京建城3040年,正式确认公元前1045年未北京建城之始,由于多方异议,至今没有再搞。大北京即蓟城比燕都早134年) 4,北京人的发现和火的引用熟食的开始等等。北京,文明之源!

北京城(建城日):1987年侯仁之先生就提出 北京城建城日;1995年北京市举办纪念北京建城3040年;正式确认北京城于公元前1045年;实际根据考古比此时早134年;至今北京建城为3200年! 考古不断推陈出新!

目前有建城日的国家,最神奇的是古代意大利(罗马古城,公元前753年4月21日;目前称之为建城日;最隆重的是莫斯科城,始建于1147年,建城日活动规模最大;最正式之例---圣彼得堡市1703年5月27日,至今在搞庆典;隆重热烈。)

(朱长云书法:天人合一)

五、礼仪文化中的中华礼食;

1、祭天文化(丰富的祭天食品):祭天文化是我国古代崇拜神明的崇拜行为,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远古时期的黄帝封禅(shan善音)天地,开始;排列诸神、尧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周公制礼作乐,祭天典礼礼仪大备,形式和规格逐步规范。西周时期以冬至日 为大祀吉期,在这一天举办祭坛大典,因此,祭坛大典又称冬至大祀。西汉、隋、唐 、宋、元 举办:天地和祀。 从秦、汉以后,历代封建帝王以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为政治理念;以敬天敬地为己任;历朝历代建祭坛于国之阳,用于举办祭天大礼;至唐到元、明清(辉煌);祭坛:设玉、果、蔬、笾、斗、牲等等 备燎柴、焚香烛,礼祭皇天上帝,以爙(rang音)灾祈福! 明清时期,皇帝祭坛典礼有:春正月天地和祀、春正月祈谷大祀、孟夏常雩(余音)大祀、仲夏大雩大祀 冬至祭坛大祀; 冬至大祀(冬至大如年)冬至又称长至 ,一阳气自地而始也就是说一阳资始 ;所以古人将冬至这一天举办祭坛大典。 祈福:五谷丰登,风调雨顺!(据记载,1924年12月23日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只搞了一次礼仪性的祭拜;也是长达三千多年的国家祭祀制度的完结)。 可以说,祭天食品是目前发现的最古老也是最为壮观的礼食。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老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社会太平!

2、宫廷食礼(朝廷贡品,豌豆黄、御膳等);

3、民族性礼食(各民族风味名点名菜);

4、地域性礼食(区域食礼,德州扒鸡、北京烤鸭);

5、名人礼食(东坡肉);

6、食物礼食(龙井虾仁、樟茶鸭、桃花泛);

7、节气和节日礼食(非遗);

8、民间祭天食品;丰富多样!

食礼: 1)先秦礼食;提出:衣食既足,礼让以兴等理论。 2)儒家礼食(六礼);迎送之礼、交接之礼、进食之礼、卒食之礼、侍酒之礼、其他循礼。3、传统食礼:分餐与合食、礼仪与请柬、座次礼仪、进食礼仪; 4、近代食礼;丰富多彩!

六、文化遗产:1),2006年05月20日二十四节气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二十四节气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文化遗产,使中国人民非常自豪的文化,也是非常值得弘扬的文化。

1、中国古代根据气候对一年进行的节令划分。即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2、中华民族具有四大发明的文明古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国家,究其原因就是中国有着其独特的文化基因和传承脉络;很重要一点就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就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和24节气! 立春(立春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也是是春季的第一个。立春, 农谚有春打六九头的谚语之说。虽然立春了,向着暖和的方向发展;但是,还是比较好冷的;还有七九、八九,九九。直到春分播种季节时,才开始有真正的暖阳之意。

我国二十四节气的追根溯源(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千年乃至上万年的漫长具体实践和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早在古代公元前的汉代和春秋战国、乃至夏商周、尧舜禹对历法和节气都有一定范围的记述。《山海经》 《易经》《黄帝内经》……这些上古奇书……研究的新进展,历史遗址出土文物的新发现,将给我们研究二十四节气带来新天地,我们会不断挖掘出天文节气的新成果。

(朱长云书法:平衡膳食)

七、膳食平衡是健康的基础

四季饮食四季养生!四季养生,首先从饮食做起,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饮食者,人之命脉也。

五谷为养是指黍、秫、菽、麦,稻等谷物和豆类作为养育人体之主食。我国人民的饮食习惯是以碳水化合物作为热能的主要来源,而人类的生长发育的自身修补则主要依靠蛋白质。 五果为助系指枣、李、杏、栗、桃等水果、坚果,有助养身和健身之功。水果宫含维生素、纤维素、糖类和有机酸等物质,还能帮助消化。故五果是平衡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辅助食品。 五畜为益指牛、犬、羊、猪、鸡等禽畜肉食,对人体有补益作用,能增补五谷主食营养之不足。一个益字,说明了其补养作用,而不能成为主要成分。 五菜为充则指葵、韭、薤、藿、葱等蔬菜。各种蔬菜均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纤维素等营养物质,有增食欲、充饥腹、助消化、补营养、防便秘、降血脂、降血糖、防肠癌等作用,故对人体的健康十分有益。

我国先祖们,开辟了药食同源、药膳同功的系统养生理论; 中国人从与自然界斗争和科学实践中以及自身的修行时实践中,认识和理解并总结到许多食物具有药性。早在3千多年前的西周时代就有《周礼&S226;天官篇》记载,我国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医疗体系,医事制度中已设有负责饮食营养管理的专职人员。当时医生分为四类,即食医;疾医(内科医生),用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疡医(外科医生),则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和兽医。周代医疗体系以食医为先,食医的任务是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馐、百酱、八珍之齐。即调和食味,确定四时饮食,预防疾病。这是迄今为止人类最早的营养医学的实践。 中国历代名医通过实践,对膳食重要性有许多科学论述:如战国扁鹊说:君子有病,期先食以疗之,食疗不愈,然后用药。清代黄宫绣指出:食物入口,等于药之治病同为一理,合则于脏腑有益,而可却病卫生;不合则于人脏腑有损,而即增病促死。唐代孙思邈指出:安身之本,必须于食,不知食疗者,不足以全生;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情爽志以资气血。为医者,当晓病源,如其所犯,以食治之。食之不愈,然后命药。 中华民族传统营养学的哲学内涵:天人合一、身土不二的生态观;调理阴阳、阴平阳秘的健康观;药食同源、寓医于食的食疗观;审因施食、辨证用膳的平衡膳食观。同时,始终以和为贵;奉行:因人而异和模糊科学的理念。

(为了健康的身体,在不同时期,也在不断地修正和完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随着四时气候的变化而调节饮食。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热,根据个人身体的基本状况,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如:鸡牛羊肉、适当增加饮豆浆和牛奶,多吃萝卜、绿叶菜、豆腐和木耳等等。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同属冬令,也要根据季节的变化和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年龄的大小来变化,;除此之外,还要因人而异,因为食有谷肉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体质)有虚实寒热之辩,本着人体生长规律,中医养生原则,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耋耄重延。故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万不可盲目进补。可以参照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平衡膳食宝塔,按一定的比例选择不同种类的食物。如山药、红薯、芋头、土豆等属于薯类食物,比大米、白面含有更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微量营养素。中医认为,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作用,适合在冬季食用。 秋天有很多的新鲜水果,如梨、葡萄、石榴等。中医认为,梨具有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的功效;葡萄益气生精,能够补益肝肾。在秋季讲究进补,但是吃太多的肉会给消化和代谢器官增加负担。适量进食肉、蛋类食物,少吃肥肉,选择一些易于消化吸收且脂肪含量较少的禽肉是明智的选择。秋冬养阴、冬季养肾的原则,冬季可适量多吃点咸味食品,如海带、紫菜和海蜇等。当然,也要适当增加热量食品。

八、四季养生四季保健

根据年龄和身体状况以及四季节气的不断变化,一定要适量运动,增强健康体魄;增强免疫力!因人而异的营养保健是必要的补充。只有日积月累的坚持不懈,才能达到理想的状况;努力一定成功!

九、中国酒文化和茶文化

中国人饮酒和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

饮酒和饮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季节变化以及个人爱好的不同,选择暖胃的饮品和喜好的;无论喝哪种茶,不易过浓、过热;一点要做到四季养胃的哲理!

我国是农业、农耕、耕种、耕织的文明古国, 我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历史文化。主要以黄河流域为主要特征和根脉,以气候和物种为依据,建立起来的。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历朝历代的迎春和冬至活动隆重而丰富。已经超过了节气、节令,而形成一个节日,因此在漫长的人文历史中演绎出许多民俗。

酒文化,目前,有刘伶醉酒、泸州老窖、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江西南昌)国家工业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名酒如杜康酒和衡水老白干酒都是具有发展历史过程的老酒和品牌酒,创立时间约在汉代。

目前,亟待研究开发的中华24节气时令食谱(主食、副食、汤食、小吃); 根据考古资料;中国社科院考古所2021年9月8日报道;9000年前中国人即饮啤酒(曲酒);根据在桥头遗址出土的陶器。在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杂质发表题为《中国南方九千年前台地上饮酒的早期证据》;为谷物酒,(非现代啤酒);2021年11月30日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报道:山东大学考古团队发表《山东邹城邾国故城西岗墓地一号战国墓茶叶遗存分析》(《考古与文物》,2021年第5期),正式公布山东济宁邹城市邾国故城遗址西岗墓地一号战国墓随葬的原始瓷碗中,出土的茶叶样品为煮(泡)过的茶叶残渣,为目前已知世界最早茶叶遗存,将世界茶文化起源的实物证据提前了至少300年。据悉,此前考古发现的年代最早的茶叶实物出土于西汉景帝阳陵。邾国故城的这一发现将茶文化起源的实物证据追溯到战国早期偏早阶段(公元前453至前410年),提前了300多年。西岗M1茶叶遗存的发现与证实,为研究茶的早期起源和传播等问题提供了实证材料。

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茶叶品种繁多;为不同的民族和爱好以及人们健康饮食提供了资源供给。

营养增补要适度,同时,一定要保持好良好的心态,适当运动;增强抵抗力!

我国食物的多样性和不同的季节性的食品以及不同的烹饪方法,都为健康身体和营养的需求提供了理论依据; 膳食平衡是健康的基础,良好的心态为了健康身体奠定了基础!

中国饮食文化讲究食物多样性!形成营养的互补,有利于身体营养的补充;食物的多样性和不同的季节性的食品以及不同的烹饪方法,都为健康身体和营养的需求提供了理论依据; 同时,讲究五色食品,五行五色食品是用五色既红、绿、黄、黑、白色食物分别补益心、肝脏、脾胃、肾脏、肺系统的方式方法。

指五行在医学应用,发展为一种中医的学术理论。它主要是以五行配五脏为中心: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基本内容:在五脏为中心的基础上,通过经络以联系全身,说明人体的整体性,并通过自然现象的观察与医学实践联系到五方、四时等,说明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在中国饮食文化中,运用药食同源,药膳同功的理论,结合五行学说的——金木水火土,合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理念,对应颜色白青黑红黄的食物——对应人体五脏肺肝肾心脾,是中医思想取象比类的借鉴和归纳发扬。采用五色红、绿、黄、黑、白色的食物之象对应五行火木土水金——五脏:心肝脾肾肺,达到食补强于药补的用处,达到养护身心健康。

中国饮食文化以及中国烹饪讲究熟食,首先是便于消化,便于吸收;同时,既营养又卫生!这正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主要特征,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闪耀辉煌的突出表现和中国饮食文化中最为璀璨夺目的光环!

膳食平衡是健康的基础,良好的心态为了健康身体奠定了基础!

祝愿全体中华儿女健康长寿!

中国传统文化天圆地方主要体现在古建筑和天人合一的理念中;至今,还是我们倡导的理念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朱长云书法: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

中国食文化就是从田头到嘴头(牢牢把握食品安全),田园(圆)到嘴里(口即园又方);圆圆满满! 宫廷食品用料的来源和传统食品加工技艺,如能进一步总结完善一下;即便于传承又便于弘扬!

宫廷(历代朝廷)祭天食品和民间祭天食品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广阔空间!食物形态、大小的寓意等等! 节假日可选用喜庆色如红色、桔红等;其它时令性食品和茶食要有季节性和独特性。 如何选用宫中之美和民间非遗特色,彰显中华文化厚重之内涵!如不同季节的宫中美景和琴棋书画的不朽篇章!

相信,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发展的道路上,中国饮食文化在人类健康发展的道路上一定会蓬勃发展;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文 图:风华正茂; 2023年1月20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4节气之24——大寒

. 时光飞逝,岁月的脚步不停;历经了风雪的洗礼,伴随着冬阳的暖意,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站——大寒向我们走来!除夕依辰至,岁月忽已晚。明日除夕,下一个节气是立春,春天,真的要来了!农历新年将至,一些细心的公众发现,1月20日是大寒,1月21日是除夕,1月22日是春节,这三个日子喜相连。天文科普专家表示,在21世纪这100年中,这种巧合仅有5次。1月20日,大寒,这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严冬即将结束,春天就要到来。1月21日,腊月三十,农历壬寅虎年的最后一天,也称除夕。过年最重要的意义是辞旧迎新,而辞旧迎新的日子就在除夕这一天。据有关资料介绍,节气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即一年当中的24个时刻,约定当地球到达黄经零度时为春分,每隔15度一个,节气名称来源于我国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活动和气候及物候;农历是按照月相变化周期兼顾回归年制定的。两者虽然遵循的规律不同,但又互相兼顾互为联系,比如,农历的闰月就是根据二十四节气来设置的。太阳到达黄经300度时为大寒节气开始,它在公历中的日期基本固定,通常在1月20日或21日,极个别年份在1月19日,而本就挨着的除夕和春节在公历中的日期却并不固定,就21世纪这100年而言,除夕会出现在公历1月20日至2月18日之间的任何一天,这也是导致大寒、除夕、春节喜相连的情况并不常见。据统计,21世纪这100年中,大寒、除夕、春节喜相连共有五次,分别为2012年、2023年、2042年、2061年和2080年,这是中国传统历法遵循日月运行规律而形成的结果,个别年份甚至还会出现大寒与除夕同在一天的情形,如2004年和2099年。不论是哪种情况均属于正常历法现象,都极大地丰富了我们传统节日的内涵,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了中国传统历法的相关常识。伴随着时光,享受着先辈的智慧,我们一起茁壮成长!

大寒三候(一候:鸡始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 )

一候:鸡始乳大寒之日鸡乳,鸡是木畜,提前感知到春气,开始孵小鸡了。就是说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

二候:征鸟厉疾;大寒后五日征鸟厉疾。征鸟是指鹰隼之类远飞之鸟,厉疾是厉猛、捷速。鹰隼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

三候:水泽腹坚 ; 再五日水泽腹坚,上下都冻透了,寒至极处,按物极必反原理,坚冰深处春水生,冻到极点,就要开始走向消融了。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孩童们可以尽情在河上溜冰。

凉为冷之始,寒为冷之极;大寒又是寒的极限,朔风裹挟冷意呼啸而来,河流湖泊多被坚冰覆盖;大寒沉淀在一岁之末,严寒褪尽才有大地春回;坚冰深处春水生,冰冻逐渐走向消融,寒冷的尽头,正是春天!大寒临近春节年味越来越浓,家家户户都在为过年做准备;备年货、置新衣、除积尘,企盼好运与新春一同到来;这是阖家团圆归来之期,这是满怀期盼幸福之日,这是举杯邀友共欢之时。

大寒与饮食文化

北方有在大寒吃消寒糕的习俗,满足味蕾的同时,更是寄托年年高之意;希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步步

高升;南方家庭则会在这时炖鸡汤,一碗热乎乎的鸡汤下肚;寒意也就消失殆尽。腊月二十九,北方人习惯蒸馒头,南方人习惯蒸年糕;在北方老辈人的眼中,二十九这一天得蒸馒头且一定要蒸好,因为这代表着各家的面子;蒸寓意生活蒸蒸日上,日子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美!而很多南方人,习惯在这一天打年糕、蒸年糕;年与粘同音;糕与高同音,寓意合家团圆、步步高升!大寒迎年,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过了大寒又立春,即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年节又恰在立春的前后,大寒一到年味渐浓。大寒节气由于近年,这节气期间充满了喜悦与欢乐的气氛,是一个欢快轻松的节气。节日期间,老百姓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腊味年肴,准备年货,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作为年尾最后一个节气大寒,虽是农闲时节,但家家都在忙——忙过年,此即大寒迎年的风俗。所谓大寒迎年,就是大寒至农历新年这段时间,民间会有一系列活动,归纳起来至少有十大风俗,分别是:食糯、纵饮、做牙、扫尘、糊窗、腊味、赶婚、趁墟、洗浴、贴年红等。食糯,就是大寒节气这天,古人流行吃糯米制作的食物。纵饮,指放开宴乐,纵情喝酒。东汉蔡邕《独断》称:腊者,岁终大祭,纵吏人宴饮也。做牙,亦称做牙祭,原本是祭祀土地公公的仪式,俗称的美餐一顿为打牙祭即由此而来。做牙有头牙和尾牙的讲究,头牙在农历的二月二,尾牙则在腊月十六,全家坐一起食尾牙。但对雇工来说,尾牙可不好食,因为雇主往往会在餐桌上决定雇工来年的去留,故有吃头牙粘嘴须,吃尾牙面忧忧一说。尾牙餐很丰盛,硬菜少不了一只鸡。过去不好明说解雇,便用鸡头示意,鸡头朝谁表示解雇谁。因为有这种潜规则,为了让辛苦一年的雇工好好用完年终大餐,有的好心雇主会将鸡头朝自己或是直接去掉鸡头,现代企业流行的年会即是尾牙祭的遗俗。除尘,又称除陈、打尘,就是大扫除:家家刷墙,扫除不祥,把穷运扫除掉;反之,腊月不除尘,来年招瘟神。除尘一般放在腊月二十三、二十四进行,即祭灶日,除尘时要忌言语,讲究闷声发财。糊窗花,就是用新纸裱糊窗户,糊窗户,换吉祥。为了美观,有的人家会剪一些吉祥图案贴在窗户上,故又称贴窗花,一般放在腊月二十五进行。蒸供,就是准备祭祀用的供品,过去供奉用的糕点、饽饽、馒头都是用面蒸制的,故称。赶婚,腊月底诸神上天汇报一年工作情况去了,这时的人间百无禁忌,赶在这时婚娶不用挑日子,又是农闲,所以旧时民间景象是岁晏乡村嫁娶忙。赶集,即传统的赶年集,购买腊祭用品,置办年货。洗浴,与除尘有相同用意,是搞好个人卫生,寓意洗去一年烦恼和晦气。所以年底再忙也得理个发、洗个澡,即老话所说的有钱没钱,洗澡过年。

大寒迎年的风俗还有不少,各地也不尽相同,但主题基本上是围绕祭祀展开的,其中一些风俗至今尚存。关于腊,早在《周易》与《周礼》等著作中就有肉甫和腊味的记载。腊的本义是干肉。岁末十二月有多种称呼,其中最为熟知的当属腊月这一别称。这个月的天气最适合风干制作腊味,所以有腊月之称。这个月举行的祭祀称为腊祭。蒸煮糯米饭,岭南民谚有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在我国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在多数年份和一些沿海地方,全年最低气温出现在大寒节气内。在传统节气中极冷的一天,广东民间形成吃糯米饭的习俗。如今在广东,常见这样的情景:大寒来临前,家家户户煮上一锅香喷喷的糯米饭,拌入腊味、虾米、干鱿鱼、冬菇等,以迎接传统节气中最冷的一天。糯米味甘、性温,食之具有御寒滋补功效。安徽安庆则有大寒炸春卷的习俗。尾牙祭,按中国的风俗,特别是在农村,每到大寒节,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在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节庆。如尾牙祭、祭灶和除夕等,有时甚至连中国最大的节庆春节也处于这一节气中。大寒节气中充满了喜悦与欢乐的气氛,是一个欢快轻松的节气。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所谓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尾牙同二月二一样有春饼(南方叫润饼)吃,这一天买卖人要设宴,白斩鸡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据说鸡头朝谁,就表示老板第二年要解雇谁。因此有些老板一般将鸡头朝向自己,以使员工们能放心地享用佳肴,回家后也能过个安稳年。数九,民间有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小寒大寒,冷成一团"的谚语,说明大寒节气也是一年中的寒冷时期。大寒节气正值三九严寒,数九是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习俗之一,即是从冬至逢壬日算起(亦有说法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依此类推。所谓热在三伏,冷在四九,一年中当最寒冷的时期便是"三九、四九天"。数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此时寒气已尽,天气暖和了。,吃腊八粥,腊八节是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的重要节日,这节日习俗是吃腊八粥。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宋 吴自牧撰《梦粱录》卷六载: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寺等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腊八这天喝腊八粥这一习俗的来历和佛陀成佛有关,清代苏州文人李福诗云: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糁入。在我国北方,有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之说,过腊八意味着拉开了过年的序幕。华北歌谣:老婆老婆你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大寒与养生

冬补!首先,要藏,要保护阳气;大寒开始也是阳气初生之时;护好阳气,人体阳气充足,才能祛病延年。顺应天时补阳气,根据个人体质,进行食补! 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具有藏精,主发育与生殖,主水液代谢等功能。肾与我们的寿命长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定要食用黑色食品,黑芝麻、黑米、黑枣、黑豆、黑木耳等等;鸡、羊食品;鸡味平,不易生火;老少皆宜,炖鸡,吃肉喝汤,都有了。羊肉补气,滋阴;去湿气极佳。既解馋又暖胃,还是以冬季的冬藏理念。同时,根据个人的爱好;可以喝姜汤累的饮品,驱寒;同时,可以预防感冒。而且这时候已近年末,聚会变多,喝酒也成了常事,喝酒伤肝伤肾。酒精利尿,会导致肾脏无法正常调节体液的流动,容易引起电解质失衡。对于肾来说,年关是危险的,自然需要注意。适当补充水分。春天也越来越近了,少吃酸多吃甜能为身体补益脾胃之气。尤其是相对于脾胃较弱的老人和小孩,适当吃糖,比如灶糖、麻糖等,能够为身体补充脾阳,给肠胃做按摩,为来年预防疾病打下良好基础。中医来看,冬季情志养生要偏向于恬淡安静,这样利于养藏,帮助人体神气内收。遇到不开心的事情,要学会调节情绪。肝喜疏泄,厌抑郁,若是情志不佳会导致肝脏气血瘀滞不畅,引发各种肝病。所以适当发泄,调节情绪十分重要,尤其是小年团聚时刻,更是要开开心心,保持平和的心态。注意好好休息,多晒太阳,可适当外出散步运动。大寒是冬季六节气之一,此时天气寒冷已极,故名大寒。大寒的养生,要着眼于藏。意思是说,人们在此期间要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保持精神安静,把神藏于内不要暴露于外。这样才有利于安度冬季。

大寒民俗

大寒’迎年,杀猪过年,小寒、大寒,杀猪过年!,其实吃猪肉不见得会很好,它是告诉你春节将近,该迎春了!开不开心?而大寒有一个专属的风俗——尾牙祭!

腊月二十五,做豆腐!豆腐的谐音为都富,寓意来年富富余余,因此,豆腐是过年时节的必备食品。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一些按照老例儿过年的人开始炸丸子、炸豆腐了。

腊月二十六,烧年肉!俗话说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就是说在这一天,家家户户要杀猪、割肉。杀猪是指杀自家养的猪,割肉是指没养猪的人家到集市上去买过年吃的肉。将割年肉放入年谣,是因为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

腊月二十七,烧年鸡!俗话说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昨日杀猪割年肉,今天除了炖鸡外,还要准备跟多的菜肴,以备过年时好好享用。人们除了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到街上赶集、集中采买年节物品。厨房里每天都是热气腾腾,香味扑鼻,哪怕外面冰天雪地,心里依旧很温暖。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贴花花就是贴年画,春联和窗花,有些地方习惯在除夕当天早上贴对联。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后被红纸代替。这一天还要发面蒸馒头,用以准备正月初一到十五的主食。家家户户也都要在这一天要赶制过年的面食。

腊月二十九,去打酒!由于过年的食物都已经准备就绪了,接下来就要准备酒。在旧时代,酒一般都是用大坛子盛放,人们带着自家的瓶子去买酒,所以叫打酒。打酒的香味中悄悄隐藏着新春将至的欢喜。

三十晚上熬一宿!除夕是新旧交替的时刻,各行各业停了交易。大家企盼在新的一年中,碰上更好的运气。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在传说中,每到除夕年兽都会出来为害,人们经过一夜的守岁和子夜的燃放鞭炮,吓跑年兽。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那时守岁的主要活动内容是包饺子。午夜一到,腊月就结束了,新的一年也随之开始了。

大寒时节俗语和诗词

1.(宋)陈著《游慈云》节选微湿易干沙软路,大寒却暖雪晴天。

2.(明)湛若水《除夕》节选除夕依辰至,岁月忽已晚。

3. 大寒小寒;又一年

4.大寒,迎年;杀猪过年!

5.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见前(小寒)。

6.《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7.大寒吟(宋邵雍);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清日无光辉,烈风正号怒。人口各有舌,言语不能吐。

8.大寒(左河水):蜡树银山炫皎光,朔风独啸静三江。老农犹喜高天雪,况有来年麦果香。

9.和仲蒙夜坐(宋文同):宿鸟惊飞断雁号,独凭幽几静尘劳。风鸣北户霜威重,云压南山雪意高。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须遣酒争豪。砚冰已合灯花老,犹对群书拥敝袍。

10咏廿四气诗 大寒十二月中 中唐 · 元稹: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大寒宜近火,无事莫开门。冬与春交替,星周月讵存?明朝换新律,梅柳待阳春。

11.大寒夜坐有感 北宋 · 宋庠:河洛成冰候,关山欲雪天。寒灯随远梦,残历卷流年。杯共芳醪冻,簪依短发偏。毫釐九牛畔,头角两蜗前。冶外金休跃,山阿溜或穿。

飘人谁怨瓦,使鬼尚须钱。招隐芝岩路,盟真玉笈篇。何当坐清颍,閒洗世中缘。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过中国人民的努力奋斗,已经进入小康社会;过上了丰衣足食喜笑颜开的好生活。

大寒已至,年货备足;春节不远!让我们一起拥抱新春的到来,请相信,只要努力向上;新的一年我们一定会越来越好!今日大寒,愿你有爱有期盼;愿你和家人如意平安!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祝福全体中华儿女幸福安康!吉祥如意!!

寒冬渐行渐远,美丽富有朝气的春天正在走来;让我们在这美好的冬日里,等待并期待着新年钟声的敲响,蓄积继续向行的力量和动力!

(编辑/报道:风华正茂)2023年元月20日